KV Big Turret
::作品说明::
这件作品是源于大一时候的一个烂尾,在寒假里,为了消灭堆积。才罩上了一层雪地迷彩。 整个作品是直做无改,但由于烂尾时间稍长,丢失了一些小部件,作品的完整性有些遗憾。本想再加些防水布来遮羞,但实在是来不及了。 三年前,作品是按照最基础的方法制作的(当时算是刚开始玩)。预置阴影、喷郡士的苏军绿1、炮塔稍微做了下滤镜、略微处理了一下履带。 这次的烂尾翻新也可以说是一次雪地技法的实验,像是雪地还有发胶都是第一次用。在上雪地迷彩之前,做了以下处理:1、模仿CM,用另一种绿色略微处理了一下舱门舱盖。2、用德国灰重新喷涂履带。 本次雪地迷彩使用的主题技法是发胶掉漆,由于没有买到发胶,以啫喱水作为代替,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。之后又用硬毛笔添加了些磨擦剐蹭的效果。这就是第一张的效果图。但这时我们对比雪地迷彩的照片,回想石膏的涂抹。我们会发现目前的效果是剥落、摩擦感足够,而雨水的冲刷感不足。所以在之后我用补充了其他雪地常用技法,包括溶剂的擦拭,毛笔沾溶剂戳,还有白色的重新补涂。以上的流程结束后就是第二便的效果。之后在一些高手的建议下,我用重新在战车的上部还有人员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再做处理。但本应使效果再上一层楼的处理,却成了悲剧的开始。由于油漆浓度处理的不得当,海绵雕漆弄得很难看。但事已至此,也不好再改了。 之后的渍洗很平常,就是仿照mig的自然渍洗液的颜色调了渍洗液。 之后是掉漆,是本次制作最为失败的步骤,掉漆没点多少,但还是一团糟。 那么下面就是泥污的制作,泥污其实很简单了。就是按照adam wilder的做法。这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,一定要记住plaster for volume。泥土的量是来源于石膏而不是mig土,泥土的色彩可是是mig土也可以是水性漆,油画色。但要明白的是,泥土干了会变浅,一定留好富裕的颜色来源(用于处理变化)。之后处理些变化做一些飞溅。这个步骤的遗憾是,土的厚度变化不够明显,也没添加草针。 再之后就是尘土处理,还是无法处理好颗粒感,很是遗憾。 最后就是处理履带和轮子的磨损感。 到此本次的制作就基本完成了。要是有时间补上两块防水布就好了。但总得还是效果还是令自己满意的,相比之前还是有进步的。
::比赛评分::
评审 |
基本 |
改造 |
旧化 |
考证 |
合计 |
比重 |
50% |
30% |
10% |
10% |
100% |
评审1 | 80 | 83 | 84 | 80 | 81.30 |
评审2 | 80 | 80 | 81 | 78 | 79.90 |
平均分 |
|
|
|
|
80.60 |
作品技法没有运用好,只得其法而不得其神,整体看上去没有变化。路线正确,多看多做可达目标。 |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640 × 480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
1024 × 768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