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谢小号手提供模型,本文由 www.moxing.net(模型网)独家刊发,禁止随意转载,欲转载请先联系本站。
“飞毛腿”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北约将R-11弹道导弹命名为SS-1b“飞毛腿”-A型。R-11虽然借鉴了V-2的技术,但它是一个全新的设计,体积更小,形状也和V-2和R-1不同。R-11是由马科耶夫设计局设计的,并于1957年开始服役。R-11最革命性的创新是A.M.伊萨耶夫设计的引擎,结构方面远比V-2的多燃烧室设计简单,并且用防震荡导流板防止燃烧中断。这也是苏联太空火箭所使用的更大推力发动机的设计先驱。
之后的变型为1961年的SS-1c“飞毛腿”Scud-b和1965年的SS-1D“飞毛腿”Scud-C,这两种导弹都可以携带50-80公斤的常规高爆弹头,核弹头或化学武器弹头。1980年代发展的SS-1E“飞毛腿”Scud-d变体可以携带一个常规高爆弹头,燃料空气弹头,40发反跑道弹头或100个5公斤的人员杀伤弹药。
除了“飞毛腿”Scud-A的弹体短了一米之外,所有型号的“飞毛腿”导弹都是11.25米长,直径0.88米。飞行速度为5马赫。


B板X4

C板X2

D板X2

E板X1

F板X1

G板X1

H板X1

J板X1

K板X1

L板x1

M板x1

N板x1

P板X1

水贴两张

蚀刻片三张

塑胶管线一根 遮盖贴纸一张 金属缆绳一根 聚乙烯套8个 金属钉2个 金属轴4个

橡胶轮胎8个

评测说明书











制作评测
底盘制作



底盘的制作按照说明书按部就班的制作就可以 基本没有难度 组合合度非常好
需要单独说明的是悬挂部分:也就是说明书的第7部分 这个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零件B14与B13组成的零件的2个接头长短不一样的 需要分方向 否则会造成悬挂高低不平
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向 否则高低不平徒增制作难度 这部分的制作也是全过程中最需要耐心的地方了
完成后悬挂由于零件B4 B3的存在 悬挂是不可动的 所以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号手要把其他悬挂零件做成可动的形态 对动手能力有自信的朋友也可以自行改成悬挂全活动
8轮 只有前两组轮子可以分别的转向联动 后面4组是不可转向的
实车照片:
发动机组


发动机组组合顺利 细节精细锐利 组合流畅 没的说 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 按图制作即可
实车照片:





按车体分为四大部分说明吧
车头保险杠部分

发动机散热和顶盖 这个没什么难度 在后期整体组装车体的时候也组合度良好

保险杠的制作 难度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 零件B43非常的细小 虽然号手给出了多余的备用零件 粘接时仍要非常的小心 要等到零件彻底干透后在去下一步的制作
这里因为要后期上色 所以没有把缆绳跟车灯的蚀刻片保护网粘接到保险杠上

装上底盘后的样子
驾驶室
右驾驶室 内构


右驾驶室假组效果

左驾驶室内构

左驾驶室的活动舱门

车头驾驶室部分 内构细节精准 考证到位 组合度良好 但活动舱门的活动方式是靠2片蚀刻片本身的来回弯折来完成活动的 让人不禁担心蚀刻片强度问题 个人建议 少活动为好以免金属疲劳折断
实车内构照片:











好吧 我不知道这部分车体的学名是什么……

这个零件的难度就是B24的粘接 零件细小 好在号手给出了足量的备用件



这个部分的制作 也没有什么难度 唯一难度大的可能就是 蚀刻片C5 C11 C12组合的固定扣了 稍有蚀刻片制作经验的人应该没有问题 没有经验的话 请小心制作
实车照片:






车体尾部
气瓶部分

尾部车体细节


这个部分 塑料零件的制作没有什么难度
难度集中在蚀刻片的制作上 其中蚀刻片储物架的难度相当的高 需要有一定蚀刻片制作经验在能搞定 说明书中画的过于简单 每个零件之间需要穿轴才可以制作完成 就是平时活动活页的制作方式 其他几个蚀刻片零件的加工制作 难度不是太大 但做好有合适的工作台配合 才能制作工整

这个部分的舱门虽然可以自行动手打孔穿轴做成活动的 但并不建议 因为活页部分塑料非常的细小 如果要改活动 建议用另购市售的活页蚀刻片改造
车屁股……

没有难度 要注意的就是 停车发射桩是活动的 不要粘死了
实车照片:








导弹发射架及导弹弹体
发射架

发射架可活动部分

发射架没有难度 可活动部分以及个部分把手零件细小 注意拿放不要折断 没有备用件哦
导弹弹体

弹体的细节铆钉以及刻线非常模糊 到了必须要重新刻线 打铆钉的地步 不明白为什么其他零件的细节都很锐利清晰 唯独导弹零件却如这般 此外弹体是2个零件合起来的
有轻微的错位 打磨粘接缝是必须的
实车照片:





导弹发射底座


这个部分的制作难度非常大 难点在于座圈是活动可转动的 对于制作手法 点胶技巧都有着一定的要求。
难点1 :蚀刻片C14 C17上的定位孔并不是正好在圆圈的中间位置 一定要看清楚 否则定位不准
难点2:活动的关键零件L17 L18 L17要套住L18然后粘接在蚀刻片C14之上 犹豫L17的粘接面很小这需要非常小心的点胶 一不小心就会渗到里面粘住L18 造成活动不能 并且不明白号手为什么这样复杂的设计 其实在后面整体组装的时候 导弹发射架来回活动竖起 这个部位吃力很大 很容易断胶开裂
难点3:金属轴的安装一定要保证垂直 否则在后期固定导弹时 4点同时接入会有误差 导致安装不到位 而且整个弹体这是唯一的连接点 吃力很大 会造成难点2 的断胶开裂
实车照片:


最终完成体
注:因后期要上色 所以部分玻璃透明件,车头灯蚀刻片保护架 雨刷 反光镜等零件没有安装 请见谅















实车照片链接:
http://www.dishmodels.ru/wshow.htm?p=514
总结
由于车体过大加上有完整的底盘和内构 需要制作者有丰富的经验去自行分色以及安排制作步骤 个人感觉此款模型是定位中上级水平模友,不少地方需要比较丰富的制作经验才能完美制作。新手制作前需要熟读说明书。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分配制作顺序。
优点:
1.考证严谨,组合度不错, 细节精细 (但导弹的刻线跟铆钉差强人意 必须补刻)
2.蚀刻片 橡胶轮胎 通透的透明零件 可联动的前轮设计
3.全身舱门可动或可选择打开
4.完整的底盘构造 驾驶室及控制室完整内构
5.多数细小的零件开出备用件 并在部分板件上附送大量的各种型号的铆钉 十分贴心
缺点:
1.虽然细节近乎完美但是越是细小或者边缘很薄的零件越是飞边 ,给加工和组合带来不小的麻烦。
2.导弹底座的旋转活动设计过于麻烦 完成后吃力 活动不便 很容易造成断胶开裂
3.底盘悬挂说明书不够详细 不仔细的人可能会来回返工制作
4.说明书几处地方标示错误 具体:
1)说明书步骤10 零件E20 标示错误 应为E30
2).车门说明书步骤14 车门外侧 门把手零件B23的安装位置画错 安装位置应该是旁边扇形凹洞里面 具体请参看前面的实车照片
5.有些地方 特别是个别蚀刻片制作难度很大 并不是一款定位于新手的模型 笔者目测需要有大量制作经验的中高级以上模友方能驾驭
性价比:5星 (如此著名的一款车型 多少模友翘首以盼 号手低价发售 性价比自然没的说)
模具品质:3星半(号手一如既往的品质 但很多零件细小边缘毛边 导弹细节模糊)
细节还原度:5星(对比考证的的实车照片,号手在考证方面做的非常到位)
组合度:4星(虽然细小零件有毛边 但是组合度缺时好时坏 车头驾驶室的组合度略不尽人意 但中段控制室等就舒畅的很)












制作评测
底盘制作



底盘的制作按照说明书按部就班的制作就可以 基本没有难度 组合合度非常好
需要单独说明的是悬挂部分:也就是说明书的第7部分 这个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零件B14与B13组成的零件的2个接头长短不一样的 需要分方向 否则会造成悬挂高低不平
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向 否则高低不平徒增制作难度 这部分的制作也是全过程中最需要耐心的地方了
完成后悬挂由于零件B4 B3的存在 悬挂是不可动的 所以有点不理解为什么号手要把其他悬挂零件做成可动的形态 对动手能力有自信的朋友也可以自行改成悬挂全活动
8轮 只有前两组轮子可以分别的转向联动 后面4组是不可转向的
实车照片:

发动机组


发动机组组合顺利 细节精细锐利 组合流畅 没的说 没有什么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 按图制作即可
实车照片:





按车体分为四大部分说明吧
车头保险杠部分

发动机散热和顶盖 这个没什么难度 在后期整体组装车体的时候也组合度良好

保险杠的制作 难度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 零件B43非常的细小 虽然号手给出了多余的备用零件 粘接时仍要非常的小心 要等到零件彻底干透后在去下一步的制作
这里因为要后期上色 所以没有把缆绳跟车灯的蚀刻片保护网粘接到保险杠上

装上底盘后的样子
驾驶室
右驾驶室 内构


右驾驶室假组效果

左驾驶室内构

左驾驶室的活动舱门

车头驾驶室部分 内构细节精准 考证到位 组合度良好 但活动舱门的活动方式是靠2片蚀刻片本身的来回弯折来完成活动的 让人不禁担心蚀刻片强度问题 个人建议 少活动为好以免金属疲劳折断
实车内构照片:














好吧 我不知道这部分车体的学名是什么……


这个零件的难度就是B24的粘接 零件细小 好在号手给出了足量的备用件



这个部分的制作 也没有什么难度 唯一难度大的可能就是 蚀刻片C5 C11 C12组合的固定扣了 稍有蚀刻片制作经验的人应该没有问题 没有经验的话 请小心制作
实车照片:








车体尾部
气瓶部分

尾部车体细节


这个部分 塑料零件的制作没有什么难度
难度集中在蚀刻片的制作上 其中蚀刻片储物架的难度相当的高 需要有一定蚀刻片制作经验在能搞定 说明书中画的过于简单 每个零件之间需要穿轴才可以制作完成 就是平时活动活页的制作方式 其他几个蚀刻片零件的加工制作 难度不是太大 但做好有合适的工作台配合 才能制作工整

这个部分的舱门虽然可以自行动手打孔穿轴做成活动的 但并不建议 因为活页部分塑料非常的细小 如果要改活动 建议用另购市售的活页蚀刻片改造
车屁股……

没有难度 要注意的就是 停车发射桩是活动的 不要粘死了
实车照片:









导弹发射架及导弹弹体
发射架

发射架可活动部分

发射架没有难度 可活动部分以及个部分把手零件细小 注意拿放不要折断 没有备用件哦
导弹弹体

弹体的细节铆钉以及刻线非常模糊 到了必须要重新刻线 打铆钉的地步 不明白为什么其他零件的细节都很锐利清晰 唯独导弹零件却如这般 此外弹体是2个零件合起来的
有轻微的错位 打磨粘接缝是必须的
实车照片:






导弹发射底座


这个部分的制作难度非常大 难点在于座圈是活动可转动的 对于制作手法 点胶技巧都有着一定的要求。
难点1 :蚀刻片C14 C17上的定位孔并不是正好在圆圈的中间位置 一定要看清楚 否则定位不准
难点2:活动的关键零件L17 L18 L17要套住L18然后粘接在蚀刻片C14之上 犹豫L17的粘接面很小这需要非常小心的点胶 一不小心就会渗到里面粘住L18 造成活动不能 并且不明白号手为什么这样复杂的设计 其实在后面整体组装的时候 导弹发射架来回活动竖起 这个部位吃力很大 很容易断胶开裂
难点3:金属轴的安装一定要保证垂直 否则在后期固定导弹时 4点同时接入会有误差 导致安装不到位 而且整个弹体这是唯一的连接点 吃力很大 会造成难点2 的断胶开裂
实车照片:



最终完成体
注:因后期要上色 所以部分玻璃透明件,车头灯蚀刻片保护架 雨刷 反光镜等零件没有安装 请见谅















实车照片链接:
http://www.dishmodels.ru/wshow.htm?p=514
总结
由于车体过大加上有完整的底盘和内构 需要制作者有丰富的经验去自行分色以及安排制作步骤 个人感觉此款模型是定位中上级水平模友,不少地方需要比较丰富的制作经验才能完美制作。新手制作前需要熟读说明书。根据自己的理解合理分配制作顺序。
优点:
1.考证严谨,组合度不错, 细节精细 (但导弹的刻线跟铆钉差强人意 必须补刻)
2.蚀刻片 橡胶轮胎 通透的透明零件 可联动的前轮设计
3.全身舱门可动或可选择打开
4.完整的底盘构造 驾驶室及控制室完整内构
5.多数细小的零件开出备用件 并在部分板件上附送大量的各种型号的铆钉 十分贴心
缺点:
1.虽然细节近乎完美但是越是细小或者边缘很薄的零件越是飞边 ,给加工和组合带来不小的麻烦。
2.导弹底座的旋转活动设计过于麻烦 完成后吃力 活动不便 很容易造成断胶开裂
3.底盘悬挂说明书不够详细 不仔细的人可能会来回返工制作
4.说明书几处地方标示错误 具体:
1)说明书步骤10 零件E20 标示错误 应为E30
2).车门说明书步骤14 车门外侧 门把手零件B23的安装位置画错 安装位置应该是旁边扇形凹洞里面 具体请参看前面的实车照片
5.有些地方 特别是个别蚀刻片制作难度很大 并不是一款定位于新手的模型 笔者目测需要有大量制作经验的中高级以上模友方能驾驭
性价比:5星 (如此著名的一款车型 多少模友翘首以盼 号手低价发售 性价比自然没的说)
模具品质:3星半(号手一如既往的品质 但很多零件细小边缘毛边 导弹细节模糊)
细节还原度:5星(对比考证的的实车照片,号手在考证方面做的非常到位)
组合度:4星(虽然细小零件有毛边 但是组合度缺时好时坏 车头驾驶室的组合度略不尽人意 但中段控制室等就舒畅的很)